帖撒罗尼迦后书综览准确地认识主

《帖撒罗尼迦后书》综览───准确地认识主的再来和主的日子

本书启示了主再来显现的大能和祂同在的荣光,是关乎祂的再来是圣徒的荣耀,又是世界的审判;以及澄清有关人对于主再来的误解而惊慌和懈怠,并且应该有耐心地等候与正常地作工的态度和生活。

《帖撒罗尼迦后书》是在前书写成之后,几个月之内写的。那时保罗还在哥林多,写书的目的已经十分清楚地记在书信的内容里面。大致上因为前书所提及的几件坏事,到了写后书的时候又进一步恶化了,同时,我们还看到,在他们中又兴起一些人,对保罗所教训的主再来的道理有了误解。他们不明白前书的劝勉,竟起来传说:“主的日子现在到了”;书信又显示出,当时有人冒保罗的名传递一些话,或写一些书信,使他们“惊慌”。这是因为他们中间有些人特别容易“动心”。以为主耶稣立刻就回来了,于是连职业工作都丢弃,使教会受到负累。这些对主的再来存误解思想的人,会变成“专管闲事”的人(三11),同时教会的生活会因他们而受到亏损(三6、12、16),是不足为怪的。为此,前书那些比较温和的责备,现在在这里就变得严厉得多了。但是我们不能只着重这一边的事,而忽略另外一边更重要,而且是充满感谢和赞美的事。大体上来说,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心“格外增长”,彼此相爱的心也“充足”,并且他们在一切逼迫患难之中的“忍耐和信心”,是可作各教会的榜样的(一1~3)。所以,这卷后书有称赞,有解释,也有劝勉。本书的主要思想就是基督有大能力,在荣耀中的再来。这与前书的着重点不同,前书是着重在圣徒的被提。帖撒罗尼迦前书为着鼓励和安慰,后书是为着纠正和平衡。因此,保罗写《帖撒罗尼迦后书》原因主要有:

(一)圣徒继续在信、望、爱三方面长进,保罗为他们谢恩(帖后一3~4)。

(二)在患难中仍然坚立,所以保罗就以主再来时对恶人的报应和向圣徒所显的荣耀来安慰他们(一5~12)。

(三)他们受了冒名信、假师傅的欺骗说,如今他们所受的苦就是证明主的日子已来到了,他们没有被提,这使他们十分惊慌,保罗就论到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显露出来;这些事既未发生,主的日子就还未来到(二1~12)。

(四)当时仍有些人不守规矩,不肯作工,反专管闲事,保罗在本书中劝戒他们要安静作工(三6~12)。

基督徒对于主的再来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主耶稣设立主的桌子,要我们擘饼喝杯记念祂,用意是提醒我们等候主再来(林前十一26)。保罗说我们若没有主再来时复活与主同在的盼望,而“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9)。如果我们能仔细查读本书,就能准确地认识主的再来和主的日子,并且有正常的等候主再来的态度和生活。因此,任何人若想要知道主再来的时间,方式和光景,并且在这等候主回来的期间,我们的态度和应该做什么,就必须读本书。

在研读这一课之前,请先将本书读完一遍(共47节,大约6分钟),寻出各章所论的重点教训,以及应行之事。同时,为了加深对本书内容有总体的了解,学习熟练地掌握下列五个问题及其答案。对这些问题,可参考本课的数据,来对照自己所了解的程度。

(一)本书的主旨和大纲是什么?

(二)解释“主耶稣基督降临”与“主的日子”之关系和不同处?

(三)在“主的日子”要来之前,有哪两件事必定会发生呢(帖后二)?

(四)解释本书所说“大罪人(即不法的人)”的性质,显露,作为,和结局。

(五)比较《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帖撒罗尼迦后书》之关系和不同处?

“弟兄们,论到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和我们到祂那里聚集,我劝你们:无论有灵、有言语、有冒我名的书信,说主的日子现在(现在或译就)到了,不要轻易动心,也不要惊慌。人不拘用什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帖后二1~3)要正确地理解这封书信,最重要的是清楚地认识何谓“基督的日子”和“主的日子”;并且明白在“主的日子”来临以前,先有两件事发生:一件是离道反教的事,另一件是大罪人显露出来。

“基督的日子”(腓二16)——“主耶稣的日子”(林前五5),或“耶稣基督的日子”(林前一8,林后一14)是与教会和圣徒有关,而“主的日子”(帖后二2)是与审判世界有关。

主耶稣基督的“降临”(帖后二1)——此词在希腊文是Parousia,意即“同在”。它的字义不是指一霎时,乃是指一段日子,由几个事件组成。圣经告诉我们,主耶稣怎样往天上去,也要怎样回来(徒一9~11)。主升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祂从橄榄山到云端,是人能看见的;第二阶段祂从云端到宝座,则是人看不见的。同样,祂再来时也是分两个阶段,不过次序是倒过来,前后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主耶稣基督“降临”的第一阶段,开始于基督从神的宝座降临在空中云里(帖前四17);而是人看不见的,所以是隐密的临在,祂来像贼一样,是预料不到的(帖前五4)。第二阶段,结束于基督从空中降临地上公开的显现(亚十四4,帖前四16~17);而是人看得见,所以是公开的,祂的来临是有先兆的(帖后二3)。帖撒罗尼迦前书是讲主再临隐密的一段,有关先提接圣徒(帖前四17),然后与祂的众圣徒降临;而后书则论到主再临公开的一段,主要是有关审判不信的人(帖后一7~9)和大罪人(即不法的人)(帖后二3)。

“主的日子”(帖后二2)——这并不是指单一的日子,而是从主隐密地降临空中开始,一直到祂执行审判、带进永世为止,在一段时期内将会有一连串的大事发生。主隐密的再临,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太二十四36);但后段的再临是有先兆的。“主的日子”也是指“那日子”(帖后二3),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且有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抵挡主、高抬自己…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帖后二3~4),这就是先知但以理所预言,也是主亲口所证实,那行毁坏可憎,站在圣地的一位(太二十四15)。圣经预言当大罪人一出现,距离主再来的时间就只剩下三年半了(但九27)。

“大罪人”(3)——“罪”按原文anomia,指无法无天的状态,不法的行为,故又可译作“不法的人”,因违背律法就是罪(约壹三4);“沉沦之子”的沉沦原文为apoleia,意即自甘堕落、自取沦亡,在圣经中曾用来称呼卖主的犹大,但该处的中文译为“灭亡之子”(约十七12),其实在原文中是同一词;“显露出来”暗示他在正式显现出来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时候没到之前尚未被认定他就是那大罪人。注意,“那大罪人”并不是指撒但(帖后二9),而是指被撒但利用来抵挡神的一个人物,一般圣经学者称他为“敌基督”,但此敌基督专有所指,与那些出现在每一个世代中抵挡神、敌对基督的人物(约壹二18)不同;“那大罪人”乃是在末世主再来公开降临之前所要出现最厉害、最严重的抵挡神者。

历代以来总有许多基督徒对此大罪人甚感兴趣,并且根据“六百六十六”这个数目字(启十三18),纷纷推测某个著名的*治或宗教人物将会是圣经所预言的大罪人,这实在是莫须有的臆断,因为只能满足人的好奇心,对于一般基督徒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

《帖撒罗尼迦后书》的中心信息是主的再来,启示祂公开显现时,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不听从主耶稣福音的人,并审判敌基督,就是大罪人、沉沦之子;同时,在祂再临时,却要在圣徒身上得荣耀,故蒙召的圣徒应该活出配得神国的生活。本书专论基督徒工作与等候的生活。圣徒在等候主的再临时,应一边工作,一边等候。

本书共三章,根据内容要义,可分为三大段如下:

(一)第一章主再来的安慰──阐明事实;

(二)第二章主再来的先兆──矫正观念;

(三)第三章主再来的吩咐──重申嘱咐。

(一)从罗马书至帖撒罗尼迦后书,保罗写了九封教会书信,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罗马书、哥林多前后书和加拉太书(四卷);第二组是以弗所、腓立比和歌罗西书(三卷);第三组则是帖撒罗尼迦前后书(两卷)。第一组特别着重论及基督和祂的十字架;第二组着重基督和祂的教会;最后一组是论到基督和祂的再来。头四卷论我们信心是建基于十字架的工作上;中间三卷论爱心因投身在教会生活中而增长;最后两卷论及盼望因基督再来而得以坚定。“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林前十三13)。信、望、爱是这些书信在结构上所含的因素,也涵盖了圣徒在世历程所需的认识和经历。在本书,帖撒罗尼迦的圣徒虽因幼稚而在真理和生活上有了偏差,但却在信、望、爱这三方面继续有长进,保罗因此为他们谢恩,在神的各教会里为他们夸口(帖后一3~4)。

(二)本书为继前书而写,与前书所论中心思想一致,且与约翰壹书(二章),启示录(十三章),以及但以理书(七、九、十一章),互相参考。对于大罪人、沉沦之子、不法的人,这些名称是其他书信未提到,且对牠不法的隐意如何发动,显露,如何进行与结局,都有很清楚的说明。

(三)《帖撒罗尼迦前后书》的中心信息均是主的再来。前书的内容比较详尽,而后书则比较简单扼要,可见前书是在后书之后加以补充说明。并且重点不同,前书是着重在圣徒的被提,后书是着重在神公义的审判。前书说到主的再来是圣徒的拯救,也是在苦难中的盼望;后书则论及主的再来是圣徒的荣耀,又是世界的审判。两书都同样着重圣徒对主的再来该有的预备,前书劝勉圣徒要活出属灵圣别的生活,切望主的再来;后书则劝圣徒冷静,不因错误而惊慌和懈怠,该活出配得过蒙召的生活。在前书,患难是重要的背景,所以重在劝勉、安慰;在后书,错误是重要的背景,所以重在改正。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后书的比较如下:

前书

后书

帖撒罗尼迦人如何接受神的话语,在信心、爱心、盼望上的蒙恩。

提到他们在信心,爱心和忍耐上的长进。

鼓励和安慰圣徒儆醒谨守等候主的再来。

纠正对于主的再来和日子误解,并保守灵平衡等候主再来的态度和生活。

关乎教会的蒙恩和得坚固。

关乎撒但,敌基督的,属世的审判。

描述主再来与已死的圣徒必要复活(四13~15)。

描述末后的日子(二1~12),不致被虚假的传言所摇动。

描述主再来与圣徒的被提(四16~18)。

描述主的日子到来以前,必有离道反教事并大罪人显露(二2~3)。

祷告提及平安的神使人全然成圣,并保守灵、*、体。

祷告提及平安的主,随时事赐(三16)。

(四)这卷书信是十分有层次的(请参看本课程的大纲分析)。

(1)第一章论及主再来的大盼望,使那些在大患难中的帖撒罗尼迦圣徒得到安慰,并勇敢为主受苦。所以,在一切逼迫患难中的圣徒仍存忍耐和信心。基督降临之时,要报应刑罚不信的人这亦正是主在圣徒身上得荣耀,在他们身上显为希奇的那日子(一4,5,7~10)。

(2)第二章论及保罗纠正他们对主再来的思想,使他们明白主再来的时间和方式是怎样的。所以,盼望主再来的圣徒,坚定相信是神拣选了我们永不改变,信从真道下功夫读圣经,认识圣经,顺从圣灵的引导,成为圣洁,生命丰富,属于神,能灵*体全然得救。在主未再来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提到不法的隐意怎样发动、显露,异端的兴起是出于撒但的运动行事,必被定罪。所以,我们应该“站立得稳,凡所领受的教训…都要坚守”(二15)。

(3)第三章是保罗针对他们一些错误的做法,指出他们在这等候主回来的期间应该做些什么。所以,我们要祷告求神使我们脱离恶者;相信主是信实的,坚固我们,保护我们;并引导我们爱神,学习基督的忍耐,因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十22)。并且我们要把主的道快快传开;并按规矩行遵守所领受的教训,且要安静作工(三12),以及行善不可丧志(三13)。

(五)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后书用四个不同的词来描述基督的再来,但中文往往混淆不清,若不查对原文编号,便无法加以分别:

(1)Katabaino(原文意即降下)──是指主再来时的第二阶段,祂从高天公开的降下(帖前四16,太廿四27~31)。

(2)Parousia(原文意即降临)──指祂亲身临近我们包括隐密公开的一段(帖前五23,帖后二1)。

(3)Apokalupsis(原文意即显现,揭露,显出)──指祂不再隐藏,同祂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帖后一7)。

(4)Epiphaneia(原文意即显露)──指祂荣耀的显出,对付那邪恶和不法的大罪人(帖后二8)。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百部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tp/8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