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干货!干货!
咳嗽
咳为肺病气上逆,
外感内伤两大纲
风寒三拗止嗽用,
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平胃和三子,
痰湿壅肺脾土伤
肝火加减泻白散,
清肝化痰黛蛤方
痰热清金化痰汤,
肺阴亏耗沙麦汤
分证论治:
1.风寒袭肺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
4.痰湿蕴肺证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5.肝火犯肺证
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代表方: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6.痰热郁肺证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
7.肺阴亏耗证
治法:滋阴泻肺,化痰止咳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
联想记忆之方剂
▼
祛痰剂---止嗽散:
止嗽紫菀百部君,桔梗白前陈荆草,止咳化痰兼透表,姜汤调服不用煎。
解表剂---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效。
治燥剂---桑杏汤: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身热咽干咳痰少,清凉甘润燥能医。
治燥剂---杏苏散:
杏苏散内陈夏前,枳桔苓甘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理肺化痰咳自痊。
祛痰剂----二陈汤:
二陈汤中半夏陈,苓草姜梅一并存,燥湿化痰兼理气,湿痰为患此方珍。
祛湿剂---平胃散:
平胃散中苍术朴,陈皮甘草枣生姜,燥湿运脾和胃宜,调胃诸方从此扩。
祛痰剂---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苏芥莱菔共煎尝,大便实硬加蜂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清热剂---泻白散: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清热泻肺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
顺藤摸瓜之中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块茎):
辛温有*肺脾胃,燥湿化痰降逆呕,消痞散结梅核气,外用消肿*蛇咬。
紫菀、款冬:
润肺化痰又止咳,款冬下气紫菀痰。
百部(块茎):
润肺止咳杀虫虱。
桑白皮:
泻肺平喘利水肿,清肝降压又止血。
桔梗: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发散思维之针灸
▼
1.外感咳嗽
治法: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主穴:肺俞、列缺、合谷
2.内伤咳嗽
治法:肃理肺气,止咳化痰
主穴:肺俞、中府、太渊、三阴交
各穴位的功效是什么?
留言默写
综合记忆之中基
▼
肺脏
①位置: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为“华盖”。
②形态:肺叶白莹,虚如蜂窠。
③外应:胸膺。
④生理功能: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
⑤外在联系: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其华在毛,在志为悲。为阳中之阴,通于秋气。
⑥别称:肺为“娇脏”、“气之本”、“相傅之官,治节焉”。特性-肺喜润恶燥。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宣发、肃降:
①肺主宣发是指肺气有向上升宣、向外布散的特点。具体包括:
②肺主肃降是指肺气有向下沉降、向内收敛的特点。具体包括:
(2)主气、司呼吸:
①主呼吸之气:含义: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宣肃作用,吸清排浊,吐故纳新,完成
呼吸功能,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维持生命活动。
②主一身之气:含义: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并可调节气的运行。
③肺主气的病理表现:
a.宗气生成不足—少气短息,语声低怯,脉弱;
b.卫气失于宣发—自汗、畏风、易感;
c.气机宣肃失司—胸闷,咳喘无力,动则益甚。故称:“诸气鄛郁,皆属于肺”气机不畅,则津液不布—吐痰清稀。
(3)通调水道:
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的水液输布和排泄。肺为“华盖”,诸脏中最高,主调节水液,故称“肺为水之上源”。
肺主通调水道的临床意义:肺的通调水道正常,保证了人体津液代谢的正常;若肺的宣发肃降失司,则可引起人体津液代谢紊乱,轻则形成胸闷咳痰(故称“肺为贮痰之器”),重则发为水肿、小便不利,故《素问·汤液醪醴篇》提出治疗水肿的方法为“开*门,洁净府”。
(4)朝百脉,主治节
①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
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②肺主治节:肺可治理调节全身之气、血、津液的代谢。
举一反三之中诊
▼
(闻诊)
咳嗽紧闷---寒湿咳嗽,多属实证。
咳嗽声重浊,痰稀色白---外感风寒。
咳嗽声清脆---燥热。
鹭鸶叫声,顿咳---风邪痰热搏结,小儿百日咳。
咳嗽声如犬吠---肺肾阴虚,疫*攻喉,小儿白喉。
编辑:Lily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