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新,海派中医颜氏内科第三代传承人,现任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学术上推崇脾胃学说和气血学说,强调辨证论治,在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疑难杂证方面有较深研究。主持包括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自然发展基金和上海市卫生局等重大研究项目课题。
《颜德馨用药经验集》是由颜新、颜乾麟老师主编,颜氏内科弟子参编,于年11月首次出版的一本书。颜新老师讲出书的本意在于给予忙于临床的中医工作者提供更为方便的查询颜德馨教授的经验用药、药对、方剂。
颜新老师带领我们读这本书是以颜老常用方为主线索,涉及到相关单味药和药对的模式。谨以此书纪念颜德馨教授诞辰周年。颜新老师讲,颜老的气血理论、衡法、运用雄*治疗白血病、衰老理论以及在SARS时的勇于担当已经广为所知,而颜老对中医的情怀也是值得我们去纪念和传承的。
此刻,我想起《百年守望,颜德馨:一个人的中医史》,确实颜老从丹阳一个小地方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打拼,没有钱、没有背景,且面对大上海名医济济,颜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临证实践和拜师,终于成为一代名师,这当中付出多少艰辛,也遇到很多挫折,但信念一直坚定,信心一直在,这也是我们后辈所当学习。
关于学习中医,颜新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孟河医派丁甘仁的孙子曾言,颜德馨教授的一句话对他具有一生的影响,即“举一反三,知常达变”,颜新老师在此基础上再加4个字“融会贯通”送给后学者,以引领我们学好中医。
颜新老师此次主要以外感和内伤2个方子为主线,以下截取部分颜新老师的讲课内容。
一、外感病代表方药
1.肺炎方
半枝莲15g、鸭跖草15g、开金锁15g、鱼腥草15g、虎杖15g、百部15g。水煎服。若恶寒无汗者,加羌活发汗退热;高热便秘者,加生大*通便泄热;咳喘甚者,加葶苈子直泻肺势。
急性肺炎,湿邪入肺发热,恶风寒,咳嗽、咯痰,咳喘,胸痛,口渴,或伴高热呓语,神昏肢厥等变证。
肺炎涉及中医学“风温”、“咳喘”、“厥脱”等范畴,病初多见发热,恶风寒,咳喘,胸痛,口渴;倘若失治误治,病邪入里,则见高热呓语,神昏肢厥等变证。辨证虽有卫气营血之分,但其病机总由温邪直袭肺卫,热*与气血相搏而为病,其主症高热、咳喘、脓痰均与热*有关。热*搏结营卫,卫强营闭而高热;热*壅遏肺道,气失肃降而咳喘;热*灼伤津液,炼津煎液而为脓痰。故治疗急性肺炎,当从热*袭卫,痰瘀壅肺立法。颜老拟肺炎方,疗效显著。
肺炎方取半枝莲、鸭跖草为君,其性味苦寒,功效清热解*,善退热*之邪;开金锁即金荞麦,与鱼腥草均为治疗肺痈良药,既能清热解*,又可活血化痰,辅助君药增强清肺解*之力;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佐以虎杖泻腑通便,俾邪有出路;使以百部,润而不燥,开泄降气,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清肺解*,活血化痰之功效。
由此讲到颜老常用的治疗咳嗽方子
麻杏石甘汤:颜老常加一味葶苈子,称之为麻杏石甘葶汤,源于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即可下气化痰,又可泻热行水,颜老认为不待气逆痰壅当可用此方,以及时截断病情进展。
*连温胆汤:为治疗痰热之证常用方剂,颜老认为其具有疏泄肝胆、调畅气机之功,所谓“治痰先理气,气畅谈自化”,以此灵活加减应用临床多效。
常用药对
半夏配生姜,取其降逆化痰以调上逆之气机归于正道之意,颜老常以此治疗咳嗽、胸痹、梅核气等证。白术配苍术,二者一补一通,一守一走,旨在“补脾不若运脾”之意,入方剂中不但可以顾护脾胃,促进药物吸收,尚可以化痰燥湿,不仅用于咳喘痰,适应症广泛。白前配前胡,二者一宣一降,顺应肺之生理功能,以此宣肺下气治疗痰喘之证。枳壳配桔梗,一升一降,畅通胸中气机,开滞消痹,为颜老常用各种气机不畅病证常用药对。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桂枝善通在表之阳,甘草甘缓和中,二者配伍常可化痰饮,此外,颜老常用来治疗胸痹、心悸等证。
二、内伤病代表方药
1益心汤
*参15g、*芪15g、葛根9g、川芎9g、丹参15g、赤芍9g、山楂30g、决明子30g、菖蒲4.5g、降香3g。水煎服。
若血瘀气滞,心痛如刺痛、绞痛者,加血竭粉、麝香粉、三七粉,等量和匀,每服1.5g,以活血止痛;气机阻滞,胸部窒闷者,加枳壳9g、桔梗5g,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开通胸阳;心神失宁,心律不齐者,加琥珀粉、沉香粉各1.5g,以宁神养心;阳微阴凝,胸痛剧烈,肢冷脉微者,加附子9g,以温阳通脉,多能应手。
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胸闷心痛,怔忡气短,劳则易发,神疲懒言,动则汗出,形寒喜暖,舌淡而胖,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或迟,或见结脉、代脉。
冠心病心绞痛属“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临床以胸部闷痛,短气,喘息不得卧,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为主症,其病机仲景用“阳微阴弦”概括之。此病之本为心气不足,胸阳不振;病之标为痰瘀交阻,气血逆乱。临床治疗用药要诀有三:一为益气培本,气行血行,宗气贯于心脉而行气血,气虚则血滞,气盛则血行,习用*芪、*参培补宗气,俾心脉充实而血液畅行;二为宣畅气机,升清降浊,每用葛根、川芍升散清气,用降香、决明子降泄浊气,一升一降,使清旷之区舒展;三为温通心阳,祛寒解凝,胸痹之根本乃阳气衰微,阴邪弥漫,须用附子温通心阳,取“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意。颜老拟益心汤,取补气与活血同用,通补兼施。固本清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颇有效验。
益心汤重用*参、*芪益气养心为君;辅以葛根、川芎、丹参、赤芍、山楂、降香活血通脉为臣,君臣相配,旨在益气活血,俾气足则助血行,血行则血瘀得除;少佐微寒之决明子,既可防君臣之药辛燥太过,又取其气浮之性,疏通上下气机,以增活血之力;使以菖蒲引诸药入心,开窍通络。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由此讲到补中益气汤为颜老常用方剂,颜老认为既可治疗内伤疾病亦可治疗外感疾病,具有补中气、充元气之功。气虚感冒当与桂枝汤配伍;气虚水肿常与五苓散配伍;气虚痰证常与二陈汤配伍;气虚血瘀常与血府逐瘀汤配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仲景外感方,颜老常用于内伤疾病,取其平肝阳、清肝气、化湿热之功,应用于脑外伤后顽固性失眠、情志异常等疑难病症。
归脾汤:颜新老师一直记着,年轻时的颜新身体瘦弱,时有乏力、头晕不适之证,颜老以归脾汤加*芩治好了女儿的疾病。归脾汤为颜氏内科推崇,治疗各种血不归脾之失眠、头晕、出血等病证;此外,甘麦大枣汤、生脉饮皆为颜氏内科推崇,前者可治疗心肝阴亏之证,类似脏躁病机的疾病广为应用,除更年期综合征,易于紧张等情志疾病亦常用;生脉饮为补气养阴常用方,张景岳言常服则力气泉涌。
血府逐瘀汤:颜老将其用至极致,不仅首次提出该方可运用于冠心病,还将其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具体详情前面探讨过,不赘述。
几个药对:丹参配麦芽,颜老常运用于胸痹、心悸、胃痛。麦芽入气分,以疏肝理气;丹参入血分,以凉血安神。乃气血通调之药对。附子配干姜、大*,前二者为四逆汤去甘草,加大*以攻补兼施,治疗多种急危重症。*芪配益母草,颜老认为“血水同源”,活血以利水,常用来治疗气虚血阻水停之证,如脑积水,此外还常用泽兰、茜草等配伍。
最后,基于读书会面向的是我们年轻中医,颜新老师给我们提出一些寄语。学医难,何止寒窗十年,而是一辈子要学习,如颜老这样的中医大家也是终身在读书。做医生亦难,青年人切忌浮躁,要有大的眼界、大的格局,以不辜负前辈的殷殷期望,不辜负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信任和期望。
这本书虽然是用药经验集,但其用药重点完全是颜老的解读,且配有医案,已经超出了方药书的范畴,内涵极为丰富,凝聚了颜老用药精华,亦体现了不能重方、重药轻理,有理方可行远,有医术亦不可无医道。颜新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断穿插小故事,以说明医术固然重要,情怀也不可或缺,方可促就中医名家的诞生。
当然,不可能有那么多中医大家,但是如果一颗没有中医信念、情怀的心到处去游荡、飘摇,如何促使你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去学习中医。中医文化、人文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含义由此而出,作为现代的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创新的使命,不容懈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