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民国济南四大名医验方赏析

温故知新

民国济南“四大名医”验方赏析

10月26日,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刘西建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名为“民国济南‘四大名医’验方赏析”的精彩讲座。

讲座开始,刘西建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当年步入医学院的缘由以及自己当年报志愿的过程和想法。从选择大学专业的徘徊到后来遇到良友,阅读名书,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青葱岁月。老师想到了当时自己也曾度过懵懂无知的时光,但最终学有所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是刘老师的谆谆教导。结合自己所学,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古方与现代方剂的不同以及现代方剂对古方的借鉴。

一吴少怀老先生

(一)个人介绍:

曾师从历下名医管竹书,历时6年,年在司里街开业行医。年9月济南解放后,先后担任济南市立一院中医科主任、医院院长等职。

(二)学术特点:

1、精于内科和妇科。

2、提出胆胃证治的理论。

3、用药轻灵而不失法度,人称“轻灵派”,用药一般多在6~10味,药量一般在4.5~9克,很少超过10克,最小可低至1克。

4、认为胃为中衡转枢,胆胃与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5、心主神明,非胆不决。如《内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

(三)药方:

1、三白汤

白术、白茯苓、白芍、陈皮(或砂仁)、木香、泽泻。

脾虚泄泻。

白术、茯苓:仙术茯苓丸、和胃白术散。

白术、陈皮:白术膏。

白术、白芍:白术丸(补脾丸)。

白术、泽泻:泽泻汤。

寒:加干姜;热:芩、连;湿:苍术、半夏、厚朴;暑:香薷、白扁豆;消食:神曲(或炒谷芽)、焦山楂;久泄:台参、升麻、葛根。

明《医学入门》卷四。

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g,甘草3g。

虚烦或泄、或渴。

2、治牙痛方

当归、白芍、生地、连翘、丹皮、青皮、荆芥、防风。

风火、湿热、龋齿等牙痛及牙龈脓肿。

痛在左属肝胆:

(1)左上近末牙痛加羌活、胆草散泻并用,以清肝胆。

(2)左下近末牙痛加山栀、柴胡升降并用,以清肝胆。

痛在右属脾胃:

(1)右上近末牙痛加枳实、大*或生石膏、白芷通腑泻热,以清阳明。

(2)右上近末牙痛加白术、竹叶或桔梗、*芩升阳益脾,以清太阴。

(3)上门牙属心,加麦冬、*连养阴滋液,以清心火。

(4)下门牙属肾,加知母、*柏清泄肾热,以壮肾水。

(5)龋齿痛加申姜、槟榔补骨益肾。

(四)方药解析:

1、白术、白茯苓(甘草)——益气健脾。

2、白术、白芍2:1——脾虚久泻。

3、泽泻——导湿邪从小便而去。

4、陈皮(或砂仁)、木香——芳香醒脾。

5、栀子、龙胆草——清泻肝火。

6、荆防、归芍——凉血疏风。

7、甘桔——利咽、载药上行。

(五)病例:

1、病人信息:李xx,男,32岁,干部,年6月22日初诊。

病史:腹泻已年余,现时泄时止,便前腹痛,微有下坠,胃纳尚可,有时恶心。吐痰白粘,面色暗*,唇淡无泽。

辨症:脾虛胃弱,停痰食滯。

治则:健脾化痰和中去滞。拟三白汤合平胃二陈汤加减。

方药:生白术9克,炒杭芍9克,茯苓9克,姜半夏9克,桔红4.5克,生甘草3克,姜川朴4.5克,炒六曲4.5克,煨肉蔻3克,焦楂炭3克,水煎服。

6月26日二诊:服药4剂,恶心已除,大便转稠,腹痛大减,纳食正常,舌苔薄白,质红润,脉沉缓。按前方加木香4.5克。水煎服。

7月16日三诊:服药4剂,20天后久泻已愈。

2、病人信息:姜xx,女,40岁,干部,年10月10日初诊。

病史:左侧牙痛、头面肿胀,牙龈有两个小脓疱,咽痛,左胁疼痛,眠食均可,月经正常,病已两年。

检查:舌苔薄白*,脉沉弦。

辩症:肝胃积热,上攻牙宣溃脓。

治则:疏风清热。拟习用牙痛方加减。

方药:荆芥3克,防风4.5克,酒胆草4.5克,醋青皮4.5克,赤芍9克,连翘9克,桔梗4.5克,生甘草3克,竹叶4.5克,炒山栀4.5克,元参9克,水煎服。

10月13日二诊:服药3剂,脓肿消,牙痛止,按上方去荆芥、防风、加川牛膝9克、当归9克、生地9克,水煎服。服药6剂,一个月后来诉,药后即痊愈。

二韦继贤老先生

(一)个人介绍:

韦继贤,字起孟,北京郊区郭家村人。十六岁从姑父张世臣学习中医。二十一岁经亲友介绍,在济南宏济堂药店工作。先以司药为主,继则为“坐堂医”侍诊,得到名医徐菊如、王兰斋的指点,二十七岁应考中医合格,正式悬壶应诊。曾任济南市第三联合诊所所长,山东中医学院附院副院长、院长。

(二)学术特点:

1、调胃重在养阴法(承李东垣和叶天士),以柔润胃阴为主调理脾胃,提出“胃阴是本,不得有亏,亏则生百病;胃属阳明燥土,胃阴易损,故胃喜润恶燥,得阴则安,得润则下,得柔则和”的观点。

2、治虚善于补肾,宋代钱乙之后的医家补肾多以六味地*丸加减。*精、首乌、黑豆代熟地,五味子代山萸肉,芡实、莲子肉代山药,巴戟天代附子。

(三)药方:小儿哮喘方

炒薏仁g,冬瓜仁g,橘红g,生桑皮60g,生杷叶g,白前90g,白蔹90g,天竺*60g,炒牛子30g,知母60g,云苓90g,沙参90g,蛤蚧粉24g,桔梗30g,人参60g,川贝30g,甘草30g。

共研粗末,每次服用30g,纱布包煎,早晚各服用一次。症状减轻后,可改制蜜丸,炼蜜为丸(重6g一丸),日服两次,每次两丸。

小儿哮喘。

(四)方药解析:

1、生地、莲子肉——滋阴清热,健脾和胃。

2、沙参、白芍——润胃生津,养血柔肝。

3、降香——降胃润下。

4、茜草、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瘀。

5、荷叶——醒胃化浊、收涩止血(《纲目》: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瘀血,清水肿、痈肿,发痘疮。治吐血、咯血、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产后恶血、损伤败血。)

6、炒薏仁、冬瓜仁、橘红——健脾祛湿,化痰理气。

7、生桑皮、生杷叶、白前、川贝——清热化痰止咳。

8、炒牛子、白蔹、天竺*、知母——清热解*。

9、云苓、沙参、人参、蛤蚧粉——益气养阴。

10、桔梗、甘草——宣肺利咽,载药上行。

(五)病例:

病人信息:某男,28岁。素有胃溃疡。

病症:年11月2日突然胃脘剧痛,大便如柏油样,医院诊为“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经数种西药治疗七天,大便潜血(+++),胃脘疼痛,伴口渴,两胁隐痛。舌绛苔少,脉弦数。

肝胃气郁,郁久化热,热邪蕴积,灼津伤络,血溢脉外。

养胃敛肝,降逆止血。

大生地30g,沙参15g,杭芍21g,莲子肉24g,茜草、侧柏叶各9g,荷叶30g,降香4.5g,水煎服3剂后大便即成*色,潜血阴性,胃痛消失。改隔日一剂,共服十余剂,诸症消失。

三王玉符老先生

(一)个人介绍:

济南长清人,年教塾学,业余自学中医,年始,先后在济南怀恩堂、明德堂和成德堂药店坐堂应诊。年任济南市第六区防疫站站长,医院,历任医师、内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年调医院副院长。

(二)学术特点:

1、片钥启闭,轻可去实。

2、善用肉桂,益火消阴。

3、安其二天,重补脾肾。

(三)药方:

僵蚕9g,钩藤9g,胆南星6g,远志3g,茯神9g,橘红6g,浙贝6g,天竺*3g,天麻0.3g,沉香0.8,犀角粉1.5g,生铁落15g,石菖蒲3g,竹沥水6g(冲),全蝎1个(去*),蜈蚣1条,琥珀粉3g,飞朱砂0.3g。

化痰息风,镇惊开窍。

癫痫。

(四)方药解析:

1、胆南星、橘红、石菖蒲——祛痰开窍。

2、浙贝、天竺*、竹沥——清热化痰。

3、钩藤、天麻、犀角粉——平肝息风止痉。

4、远志、茯神——安神定志。

5、沉香、生铁落、琥珀粉、朱砂——安神定惊。

6、僵蚕、全蝎、蜈蚣——化浊兼解*。

四王兰斋老先生

(一)个人介绍:

江苏扬州人,自幼习医,宣统二年携夫人来到济南。老先生学有渊源,治医严谨,深受江南温热学派影响,尤善治温热病、妇科病。

(二)药方:亚圣膏——《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象皮1两,驴蹄甲1块,鸡子清3个,木鳖子7个,蛇蜕2钱,蝉蜕4钱,血余3钱,穿山甲6钱,槐枝21寸,榆枝21寸,艾枝21寸,柳枝21寸,桑枝21寸,*丹,*蜡麻油3斤。

一切破烂诸疮并杨梅结*。

上将药浸7日,煎如常法,滤去浑,每净油1斤,入*丹7两,煎成膏,入*蜡5钱化匀,再加血竭5钱,儿茶3钱,乳香3钱,没药3钱,煅牡蛎5钱,五灵脂5钱。上6味研极细末,入膏内熬成膏,出火摊贴。

五为何这四位成为名医

1、济南“四大名医”,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例如:吴少怀老先生,医院医师,难民诊所医务主任;王兰斋老先生,凡有病人求诊,不问贫富贵贱,随请随到,常为贫民舍药。

2、方有源头,活用经方、时方。

3、用药轻灵,法活机圆。

4、轻剂愈病,誉为“以巧破千斤”,是医林圣手所为。

六医者仁心

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惟取其效。——《医学传心录》

结语

老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激励我们学好中医: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中医学院—新媒体中心

图文来源:学生教学信息中心

编辑:毕一丹

技术:孙龙凯

主编:朱国梁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看的好
白癜风可以完全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qiana.com/bqtp/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