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的中医治疗(一)
小儿咳嗽中医治疗探析(一)
今晚,圆月高悬,莫名的兴奋,也不知为何兴奋。或许是常怀“欢喜”之心,或许是对中医心有念念。弘一法师却有一颗“悲欣交集”之心,非我俗子所企及。戊申月,丙寅日(7号)就是丁酉年的立秋了。感慨时日不待,遂昨晚在河边胡乱皱了一首小诗:
#秋声#
月儿圆圆照梦人,
远山墨染映秋城。
凉风缕缕周身绕,
无人问起夜深沉。
立秋了,年末未远。届时小儿疾病常以咳嗽兼伴有腹泻、发热为主。病情复杂。古代一家有言“常治十男子,不治一女子,常治十女子,不治一幼科,宁治十幼科,不治一咳嗽”。或许是对中医的热爱,我目前的临床重点竟然就在女科与幼科。治疗小儿咳嗽,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几点方能在中医临床上游刃有余。
我们治疗疾病需要明确病位、病性,病因。小儿咳嗽的病位在肺,兼有在脾胃、肾。病因主要在外感的风、寒、热。我们中医认为,肺属金,主气,司呼吸,主皮毛,主治节,主宣发肃降。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声为哭,在志为悲。其实,咳嗽无论是小孩还是成人,我们主要是不外乎调理气机。处理好宣与降,散与收,寒与热,润与燥之间的平衡关系。
在处理这些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懂得常用化痰止咳平喘中药的分类。
我们中医把化痰止咳平喘中药主要分为三大类:温化寒痰药,清化热痰药,止咳平喘药。
常用的温化寒痰药:姜半夏,制南星,白附子,皂荚,苏子,白芥子,桔梗,旋复花,白前。
常用的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前胡,瓜蒌,竹茹,胆南星,葶苈子,昆布,海藻。
常用的止咳平喘药:杏仁,枇杷叶,款冬花,紫菀,百部,桑白皮。
这些药物就是我们手中的子弹,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利用好这些子弹效果最大化,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期分解。
立秋前,于湖南郴州。
赞赏
人赞赏